一、弯曲半径核心要求
○
**标准依据:**欧盟2 Pfg 116/08.2007规定,固定敷设时弯曲半径不小于4D,防止绝缘、护套损伤。
■
适用于频繁调整的光伏组件连接、可调节支架或需定期维护线路,更高弯曲半径确保反复弯折下的结构完整性。
○
**依据:**部分制造商产品说明,适配不同护套厚度的弯曲耐受需求。
二、关键验收标准
○
**无裂纹/变形:**弯曲后绝缘层及护套无可见裂纹、压痕或变形。
○
**测试方法:**目视检查与手触确认表面平整性。
○
**耐压试验:**按EN 50618标准,承受额定电压3.5倍的工频交流电压(如0.6/1kV电缆承受3.5kV)持续5分钟,无击穿或闪络。
○
**导体电阻:**20℃时≤5.09Ω/km(部分产品低至4.64Ω/km),保障载流能力。
○
**反复弯曲试验:**按IEC 60811标准,在规定弯曲半径下完成多次弯曲(如100次),试验后绝缘与护套无裂纹。
○
**侧压力控制:**转弯处侧压力≤3kN/m(参考高压电缆标准),防止护套压扁。
三、把控要点与实施建议
○
**路径设计:**依据电缆最大截面选择转弯半径,确保通道转弯满足最小弯曲半径。
○
**伸缩节配置:**在终端、接头与设备连接部位设置伸缩节,长度大于电缆允许弯曲半径。
○
**温度控制:**环境温度低于0℃时,敷设前预热电缆,防止低温致护套开裂。
○
**工具辅助:**使用滚轮或滑轮组辅助敷设,降低弯曲应力,确保弯曲半径达标。
○
**工艺监督:**严格规范操作,避免强拉、硬折,确保电缆自然弯曲。
○
**现场复核:**验收时复测关键转弯点弯曲半径,确保符合设计与标准要求。
○
**定期检查:**运维期间巡检弯曲部位外观与电气性能,发现损伤及时处理。